




《一桌二椅实验系列》
探索传统与当代的实验小品
一桌二椅,二十分钟,两位演员。
如此简单的游戏规则,到底能创作出什么样的作品呢?
“一桌二椅”本是中国传统戏曲最基本的布景,搭配演员们的表演,往往能变幻成各种各样的舞台空间。每年,我们邀请来自不同背景与艺术领域的艺术工作者一起合作及呈现三部新的实验性作品。透过作品让传统与当代对话,以跨界的艺术形式,发挥无限的创意火花。
第三次的实验系列将会由刘晓义(新加坡)指导来自南京的孙伊君和赵于涛;新加坡导演邓宝翠指导两位新加坡演员郭沛珊及陈珮文;第三组是蔡碧霞(新加坡)指导秦占宝(新加坡)与洪节华(新加坡/香港)。
日期: 17 – 20.07.2014
地点: 拉萨尔艺术学院 | 创意剧坊
戏剧节: M1华文小剧场节
导演:蔡碧霞、刘晓义、邓宝翠
灯光设计:陈伟文
演员:孙伊君、赵于涛、郭沛珊、陈珮文、秦占宝、洪节华
艺术家笔记(荣念曾)
传统的戏一桌二椅里面有很深的含义,一个简约的剧场的装置,可以当一个椅子是一座山、一张床、一个沙发。这是传统里面最宝贵的,留给我们的,看我们怎么去处理它。
一桌二椅的含义是平等对话,以及和传统及当代之间的互动,里面不断在讲一分为二。如果只是在台上放一桌二椅将戏填进去就失去了它的意境,所以想看看这些作品如何处理这一桌二椅,如何处理这二十分钟,如何处理只有两个演员,这些都是框框。
创作不可能没有框框。框框让我们认识框内框外,框前框后,然后认识自己的故事,认识舞台的历史,认识自己和舞台外面的世界,一桌二椅就是这样的框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