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OCACY_Header1420x460_Workshops_Masterclass
工作坊与大师工作坊

实践剧场成立的55年间,为本地剧场人才提供许多专业的工作坊及大师工作坊。实践剧场不断地寻找机会,广邀本地著名的资深艺术工作者,或是国外杰出的专业人才加入,让本地和海外的剧场人员从中受益。

艺术农庄 (2018 - 现今)

每年,我们邀请九位艺术工作者和三位戏剧研创员参于这个独特的创意训练营。在实践剧场的艺术总监郭践红带领下,《艺术农庄》是艺术工作者做跨界尝试的安全避风港:没有压力,放胆游戏。 

他们将在上午进行训练和技能交流,下午和晚上进行通过作品创作继续碰撞和学习。《艺术农庄》志在孵育新的点子,同时也挑战集体创作的界限。这些艺术工作者必须找到创作的共识,也被称之为“作品论题”,作为发展作品的共同基础 。通过他们的艺术路程,我们对合作、实验和游戏的意义有了独特的见解。

这个过程以一系列三次的公开呈现做为总结。我们邀请观众来见证这些作品的发展和蜕变,同时通过开放的批评及讨论,得以更深入的了解这些艺术工作者的创作过程。

仅仅一周的时间得以耕耘,这些艺术工作者如何在如此强烈的压力下找到并表达一个统一、清晰的声音呢?

了解更多关于《艺术农庄》:

像剧场设计师一样思考!

透过整合剧场各部门的设计构思,以集体创作的方式说故事,是发展戏剧和艺术作品的基本关键。然而,要如何搭建起导演和剧场设计师之间的沟通桥梁?该怎么才能将抽象的导演理念转化成观众看得见、听得到的设计元素呢?

不论你是导演、编舞家、表演艺术工作者或是创意制作人,诚挚欢迎与我们一同在实践剧场艺术总监郭践红的带领之下,踏入舞台设计的世界,学习剧场设计师概念化创作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程序,以期发展出清晰明确的专业语汇,并在未来进行创作时,得以更精准的描述和沟通!

课程内容:

  • 认识空间及透过空间说故事的方式,了解舞台设计与表演者和剧场中其他设计元素如何相互影响。
  • 从剧场设计师的角度探索设计概念的发展过程。
  • 舞台设计作品实例分析。
  • 舞台设计创作概念发想及实作分享。
  • 收集硏究素材,操作情绪板实证设计概念。
  • 学习如何与他人沟通设计理念和创作概念。

课程特色:

  • 紧密且具高度互动性的课程设计:工作坊以10人为限,其中包含每人30分钟的个别谘询时间,并规划圆桌讨论与分享呈现,鼓励参与者之间的积极对话。
  • 密集专业化课程:针对参与者的实际需求,综合理论和实务技能训练,提升个人实作统合能力。
  • 经验丰富的工作坊主持人:涉猎不同创作领域超过三十年的郭践红,实际分享其舞台设计背景,如何影响她身为导演参与创作的亲身经历。

实践:舞台管理

负责制作中各部门的整合、管理和协调,舞台监督是每个演出制作的塔台和神经中枢。欢迎初入剧场的新鲜人,和我们一同在实践剧场节目及制作组组长周紫靜的带领下,透过为期16小时的工作坊,深入认识舞台监督的工作职责。

工作坊的前半段课程著重让学员了解并具备舞台监督基础的职责和专业技能;后半段则透过检视舞台监督在演出制作中的角色定位、与其他成员的关系,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和管理技巧。

实践:舞台管理1

课程内容:

  • 认识剧场基本术语、了解制作团队编制与所有成员的工作职责、厘清演出制作各阶段进程。
  • 学习必需的行政业务能力,如:行程安排、彩排和装台时间表。
  • 熟悉不同排练前所需准备及相关的管理方式,如:彩排前的技术准备。

课程特色:

  •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综合理论与实务练习,透过线上课程、实作活动、分组练习和团体讨论,促进学员之间的积极对话。
  • 历史悠久的实践剧场提供最稳固的基础:课程专为刚踏入剧场的新鲜人而设计,以实践剧场过去的演出制作为课程素材,更让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剧场制作的学员,有机会获得课程以外的实习经验。
  • 以实践剧场的艺术精神为本:实践剧场相信培养团体合作精神,是进行艺术创作的首要关键。实践:舞台管理工作坊带领学员从制作团队其他成员的实际需求,认识舞台监督的工作职责,藉此培训出优秀的舞台监督。
  • 经验丰富的工作坊主持人:拥有设计、演出制作和创意制作的多领域经验,藉由周紫靜参与过各种制作的实际经验,提供参与者认识舞台监督职责和角色定位的多重视角。

实践:舞台管理2

课程内容:

  • 了解舞台监督在制作过程中,与团队其他部门的关系和连结,如:制作与舞台监督组、技术组、设计群等。
  • 认识演出制作的各阶段流程,如:彩排、著装彩排、技术彩排等。
  • 学习如何在首演过后,维护及管理一个制作,如:演出制作的全面性管理和档案归档。

课程特色:

  •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综合理论与实务练习,透过线上课程、实作活动、分组练习和团体讨论,促进学员之间的积极对话。
  • 历史悠久的实践剧场提供最稳固的基础:课程专为刚踏入剧场的新鲜人而设计,以实践剧场过去的演出制作为课程素材,更让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剧场制作的学员,有机会获得课程以外的实习经验。
  • 以实践剧场的艺术精神为本:实践剧场相信培养团体合作精神,是进行艺术创作的首要关键。实践:舞台管理工作坊带领学员从制作团队其他成员的实际需求,认识舞台监督的工作职责,藉此培训出优秀的舞台监督。
  • 经验丰富的工作坊主持人:拥有设计、演出制作和创意制作的多领域经验,藉由周紫靜参与过各种制作的实际经验,提供参与者认识舞台监督职责和角色定位的多重视角。

 

菲利普•高利埃大师班 (2010 - 2018)

菲利普•高利埃(Philippe Gaulier)在演员训练方面,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及革命性的导师之一。

他多年来教学的核心是Le Jeu“玩耍”,强调喜悦、人性和好玩的重要性。 

1980年高利埃在巴黎成立了École Philippe Gaulier国际戏剧学院,每年都有超过30多个国际学生就读。他也经常获邀往世界各地教学。 

高利埃也驰名于他的严厉、尖酸和独有的幽默感。过去几年,在实践剧场和国家艺术理事会的共同努力下,高利埃每年都在新加坡举行大师工作坊,让本地的表演艺术工作者从他身上学习到宝贵的经验。

历年的大师工作坊包括:

2010 – 游戏
2011 – 通俗剧
2012 – 小丑
2013 – 丑角
2014 – 莎士比亚
2015 – 希腊悲剧与中性面具
2016 – 游戏
2017 – 面具表演与莫里哀
2018 – 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