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马路》
见证一面监狱篱笆的两端如何萌生一段非比寻常的友情。
解开一扇价值连城的花窗玻璃离奇失踪许久之谜。
试一下手气,转一转“地甘”之轮,看我们的实堂主人编织出怎样的故事。
揭露一个在光天化日之下隐藏的间谍,揭发一个触目惊心的阴谋。
穿越时空的长河,徜徉在四马路的缤纷世界里。
今年,我们忠于实践剧场呈献精彩好戏的精神,以更深远、更大胆的视角,关注我们的身份认同与归属感。《四马路》受到滑铁卢街真实历史事件的启发而创作,为新加坡这条老街道拨开一层又一层的迷雾,挖掘出尘封了好几个世纪的陈年往事,以及被遗忘的人。由实践剧场艺术总监郭践红与编剧林志坚构思,《四马路》不只是一次亲密接触的体验,也是一道宏大多元的风景线。
两个世纪、10个地点、3座历史性的建筑、50位创作人、一次独一无二的剧场探险之旅。这场令人期待的剧场盛事,你一定要来参与。
欢迎光临《四马路》。
日期:04 – 28.04.2018
地点:实践剧场
适合16岁或以上人士观看(含少量成人主题和粗俗用语)
导演:郭践红
编剧:林志坚
作曲及编曲:林海贤、李佳敏
舞台设计:王月灯、莫詠仪
服装设计:王宪平
灯光及投影设计:白静怡
音响设计:郑吉钦
发型设计:林忠华
彩妆设计:The Make Up Room
道具设计及布景设置:曾梨丽
演员:Andrew James Mowatt、Al-Matin Yatim、洪小婷、陈粹林、叶贞芳、李榕華、柯逸華、陈珮文、黄家强、陈思敏、林佩芳、Lisa Marie Henderson、吴敏宝、候玮诗、刘晋旭、Shafie、沈淑蔚、潘嗣敬、Yazid Jalil、蔡德耀
30年前,实践剧场迁入滑铁卢街,就已被这条街散发的鲜明个性深深吸引。我们在史 丹福艺术中心落户,全心投入这幢历史大楼日益浑浊的光辉里,在卖花商贩、学生、庙 宇信徒、街头艺人和白鸽的熙来攘往中排练、演出。
2016年,我们从滑铁卢街的一端,搬迁到另一端,重新安顿在54号。那原是一排三间旧店屋:有住家、信封供应商、钟表业公会,还有一家汽车融资公司。如今我们有机会重新塑造这栋楼的身份,将它化为一间艺术中心。而要开启这页新的篇章,有什么比制作一出舞台剧作以发掘滑铁卢街的前世今生来得更恰当呢?
编剧林志坚一语中的:今年我们踏上新征途——为忆念、为考古而戏剧。
撇开剧团跟这条街的缘分,要说新加坡历史悠久的老街,不能不算上滑铁卢街。《四马路》发掘了170多年的新加坡历史,拾回一个个被遗忘的故事、被边缘化的社群和被丢失的空间,让它们在舞台上重新绽放生命。20多位演员以10多种语言和腔调,构拟新加坡多元繁复而色彩斑斓的文化图像,让我们在丰富的构图中理解历史,也让我们琢磨省思“归宿感”的真正意义。
正如本剧目的主题、视角、体裁和语言的多样性,我们所聚集的艺术创作者也同样多元 化。当我们一起跟着剧本各色各样的方言和语言寻找方向时,我们也同时在反思多元语言社会的丰富层次。当我们研究和深入发掘自己的过去时,我们每一个人都走上了发现自我的旅途。立足于当代新加坡,我们往往发现这些虚构的历史故事在现今社会中真实的回响。
虽然实践剧场经常接待观众到家里来看演出,却难得有如此之规模。我们诚挚的请您与我们共同为这个新的空间塑造新身份。感谢您走进我们的故事。我们下一次在“四马路”相会!
– 郭践红
实践剧场艺术总监及《四马路》导演
“Some of The Theatre Practice’s most alluring works come from its site-specific plays, and this production does not disappoint…history has never seemed so fun.”
– The Straits Times
“this ambitious show (is) The Theatre Practice’s biggest and possibly most intricate attempt to date”
– Alvinology.com
“Four Horse Road successfully presents the complexities of historical narratives, and the tensions that arise from excavating the disparate spatial memories of Waterloo Street.”
– Centre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