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55》档案馆
“当初,许多很支持我们的朋友都预测,这个组织顶多耐一年,而今天它还在,这是我们都预想不到的;这个剧团的成立,既在意料之中,也是意想不到。”
——郭宝崑,1996年
关于《实践55》(27.11.2020-29.11.2020)
当郭宝崑和吴丽娟成立实践剧场时,他们的初衷就是希望打造一个能够培养艺术并透过艺术赋权的家。而这个“家“,也在现任艺术总监郭践红的带领之下,持续蓬勃发展至今。
这些年来,数以千计被称为“践人”的艺术工作者、学生和支持者,跨过了实践剧场的门槛,让我们得以通过由多元个体组成的社群,超越语言、边界和形式,持续发挥实践剧场的影响力。
在《实践55》这场与众不同的聚会中,我们藉由55小时不间断的精采直播,庆祝实践剧场的55周年。整合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线上节目,忠实呈现实践剧场横跨五十多年的重要里程碑和我们所凝聚起的社群,邀请您一同体验实践剧场珍贵的 Kampung 精神!
关于《实践55》档案馆
通过下列精选播放清单,或随机选择一个影片,回顾实践剧场超过五十年的精采回忆和故事,开启《实践55》的探索之旅!
回首最初开设表演艺术学院的蹒跚起步,到成立戏剧团队的艰辛历程,深入挖掘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专业双语剧团的昔日往事。
- 《实践55》:介绍
- 空间:旧学院
- 故事:想着,说着,唱着⋯⋯
- 故事:话,剧团
- 空间:史丹福艺术中心
- 故事:走入后郭宝崑时代
- 空间:54 Waterloo Street
自成立以来,实践剧场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艺术领袖,对新加坡艺术的影响超越了派系或形式。由多位杰出的“践人”,带您一探新加坡多元的艺术领域。
- 故事:新加坡英语剧场的引导者
- 故事:痴人唱戏(原创华语音乐剧)
- 故事:我是老九(华语剧场)
- 故事:我舞我的舞(舞蹈)
- 故事:乱中有戏(设计及技术剧场)
建立一个能够持续蓬勃发展的艺术生态环境重要性为何?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领袖,一同探讨当今艺术产业所面临的课题。
- 故事:寻找艺术“空间”(地方营造)
- 故事:和荣老师聊天(跨文化主义)
- 故事:危机中的艺术
- 故事:何为艺术教育?(教育推广及拓展)
尽管背景各自迥异,对于通过艺术带来改变的相同渴望,依然串起实践剧场的精神和“践人”们的深刻连结。加入实践剧场的大家庭,藉由无法抑制的游戏精神和大胆实验,尽情享受长达数小时的欢笑、故事和无穷乐趣!
- 故事:痴人唱戏
- 游戏:集合了!
- 故事:想着,说着,唱着⋯⋯
- 欢聚:老九来咯!
- 游戏:休息实间(网上版)
- 游戏:日出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