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宝崑全集 ① 华文戏剧(1960/1970年代)
$20.00
1965年,戏剧大师郭宝崑与舞蹈家吴丽娟共同创办新加坡表演艺术学院。时值新加坡独立,郭宝崑以深具社会意识的首部戏剧作品,反映当时社会及经济各层面的改革;然而,该作品最后未获当局批准演出。
剧本:
《喂,醒醒!》(1968)、《挣扎》(1969)以及《诗歌、短剧晚会》(1969)部分作品(当时《挣扎》在首演前两周被迫禁演,以紧急改编而成的《诗歌、短剧晚会》替换演出)。
$20.00
1965年,戏剧大师郭宝崑与舞蹈家吴丽娟共同创办新加坡表演艺术学院。时值新加坡独立,郭宝崑以深具社会意识的首部戏剧作品,反映当时社会及经济各层面的改革;然而,该作品最后未获当局批准演出。
剧本:
《喂,醒醒!》(1968)、《挣扎》(1969)以及《诗歌、短剧晚会》(1969)部分作品(当时《挣扎》在首演前两周被迫禁演,以紧急改编而成的《诗歌、短剧晚会》替换演出)。
郭宝崑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被囚禁了四年半;直至1980年被释放后,立刻再次投身戏剧作品的导演、制作和写作。从过去以社会政治批判为主的特性,转变为全新创作挑战和戏剧风格的探索。透过对生活现况的反思与批判...
郭宝崑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被囚禁了四年半;直至1980年被释放后,立刻再次投身戏剧作品的导演、制作和写作。从过去以社会政治批判为主的特性,转变为全新创作挑战和戏剧风格的探索。透过对生活现况的反思与批判,郭宝崑的戏剧作品展示了一种深沉的人文关怀。
剧本:
《萍》(1982)、《小白船》(1982)、《棺材太大洞太小》(1985)、《㗝呸店》(1986)、《Actors and Singers》(1986)、《单日不可停车》(1987)、《傻姑娘与怪老树》(1987)、《我要上天的那一晚》(1988)、《寻找小猫的妈妈》(1988)
儿歌是世代相传的文化赠礼! 由新加坡插画家阿果绘制,以充满童趣的水彩画画风,带我们走进异想天开的儿歌世界,为日常生活增添不一样的色彩。 绘本中的每一幅插画都对应着一首耳熟能详的儿歌,由屡获...
儿歌是世代相传的文化赠礼!
由新加坡插画家阿果绘制,以充满童趣的水彩画画风,带我们走进异想天开的儿歌世界,为日常生活增添不一样的色彩。
绘本中的每一幅插画都对应着一首耳熟能详的儿歌,由屡获殊荣的音乐才子黄有杰编曲,并邀请多位新加坡音乐剧专业演员重新诠释,带来有趣、令人惊喜又扣人心弦的儿童歌曲。
儿歌新唱计划(一)歌单
身为新加坡杰出的戏剧大师,郭宝崑所留下的文化资产不仅只有他的戏剧作品。 郭宝崑在其一生当中,形塑了自己独有的人文观点;并透过持续不断的教育和丰富的艺术文化活动,影响了无数的戏剧从业者,以及专精于...
身为新加坡杰出的戏剧大师,郭宝崑所留下的文化资产不仅只有他的戏剧作品。
郭宝崑在其一生当中,形塑了自己独有的人文观点;并透过持续不断的教育和丰富的艺术文化活动,影响了无数的戏剧从业者,以及专精于不同文化领域的知识分子,其中更包含一些位于统治阶层的社会精英。
本书主要收录郭宝崑针对自己和他人创作所撰写的评论,是一份对于这位重要文化“推手”——郭宝崑的任何研究都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本书于郭宝崑逝世百日之际出版发行,是向这一位“新加坡史上最重要的文化象徵”,以及亚洲最具代表性的剧作家、导师和公共知识分子——郭宝崑最深切的致敬。 书中所收录的文字、翻译、图像和影音资料,来自郭...
本书于郭宝崑逝世百日之际出版发行,是向这一位“新加坡史上最重要的文化象徵”,以及亚洲最具代表性的剧作家、导师和公共知识分子——郭宝崑最深切的致敬。
书中所收录的文字、翻译、图像和影音资料,来自郭宝崑及其学生,与包含柯思仁、韩劳达、沈望傅在内等多位著名的同时期人物。
评价
目前还没有评论